2025年3月,全球橡胶市场波动下行:多种因素加剧价格波动
上海/新加坡/东京新闻:2025年3月,全球天然橡胶市场在供需博弈和政策干扰的影响下波动下跌,主要期货市场在一个月内下跌超过3%。东南亚主要产区的天气变化,中国收获季节的提前开始以及美国轮胎关税政策成为主导市场的关键事件。
中国的生产区提前开始采胶,供应预期给价格带来压力。
云南生产区于3月5日开始采胶,比往年提前了10天;海南生产区也于15日开始采胶。尽管初始产量释放缓慢(日均产量比2024年同期低8%),市场对第二季度供应增加的担忧持续发酵。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主力合约RU2505从月初的每吨17700元降至月底的每吨17250元,下跌3.44%。
泰国南部降雨导致短期供应紧缩和价格反弹
在三月中旬,泰国南部生产区降雨量同比激增30%,橡胶采集作业受阻。新加坡交易所(SGX)的主力合约20号橡胶Sicom2505在15日曾一度飙升至每千克202.8美分,周内上涨1.2%。然而,随着天气好转,价格迅速回落,月底收于每千克197.4美分,月度下跌3.57%。
美国对轮胎征收关税,需求端再次受到打击
3月20日,美国宣布对来自东南亚的进口轮胎征收10%的关税,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当天,SGX橡胶期货暴跌3.5%,东京商品交易所(TOCOM)的主力合约Tomc2508也跌至每千克340.2日元,达到当月最低点。
高库存抑制现货市场
截至3月底,中国天然橡胶社会库存达到82.6万吨(同比增长15%),青岛港库存达到36.2万吨(同比增长22%)。高库存和轮胎厂的低运营率(全钢轮胎为68%,半钢轮胎为72%,同比下降5%-3%),现货交易商普遍给予折扣。
原油价格的联动效应减弱
尽管3月份WTI原油的平均价格仍保持在每桶62美元,但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之间的价格差继续扩大,替代需求并没有显著推动天然橡胶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