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海外轮胎模式席卷全球
2025年3月28日下午,缅甸北部发生了一次7.9级地震。与缅甸接壤的泰国宣布其首都曼谷进入紧急状态。缅甸地震的强烈震波也让泰国的当地居民感受到强烈的震动。曼谷一栋正在建设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中倒塌。
01 泰国工厂报告安全
作为中国轮胎企业的重要海外基地,泰国工厂的情况引起了行业的高度关注。到目前为止,森麒麟已报告安全——位于泰国罗勇的工厂未受到地震影响,正常生产经营不影响对海外市场的发货。
然而,森麒麟也表示,由于余震的影响,泰国港口的关闭对海上运输供应造成了挑战。然而,3月30日深夜,泰国国家灾害防范和减灾指挥中心已将地震灾害响应级别从三级(重大灾害)降低到二级(中等灾害)。港口运输预计将逐步恢复。
然而,森麒麟在摩洛哥的工厂在海外市场的供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森麒麟表示,目前将利用其在摩洛哥丹吉尔的生产能力向美国供应轮胎。与此同时,根据森麒麟提供的信息,其美国仓库有充足的库存,经销商不需要担心供应短缺。此外,玲珑轮胎也报告安全。玲珑在泰国的基地位于春武里,远离缅甸,缅甸地震未影响该基地。根据轮胎公司之前披露的泰国工厂位置,预计中国轮胎公司的泰国工厂正常生产。
02 中国企业在泰国的工厂
中国轮胎公司在泰国的工厂主要集中在泰国中部的罗勇省和东部的春武里省。其中,中策橡胶、正新橡胶、双星集团、通用股份、森麒麟和山东银宝;玲珑轮胎、普林诚山和山东银宝在春武里设有工厂。
除了靠近天然橡胶主要生产区和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外;东部经济走廊(包括春武里、罗勇、差春绍等)也吸引轮胎公司在此建厂,原因是其发达的汽车制造业。春武里和罗勇是泰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基地,被称为“亚洲的底特律”。事实上,外资轮胎巨头如普利司通、大陆、住友橡胶和横滨也在罗勇省设立了生产基地,以满足当地和海外市场的需求。
此外,尽管中国轮胎公司在泰国中部的参与并不太多,但泰国著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是泰国机械设备制造业的重要中心。
目前在中部地区布局的外资巨头中包括米其林。可以看出,与外资希望更好地本地化运营不同,泰国基地更像是中国轮胎公司通往欧美市场的出口渠道。在这一战略下,到2025年,泰国对美国的卡车轮胎、轻卡轮胎和乘用车轮胎的出口将分别达到4236.25万、850.85万和712.52万,远远领先于其他出口地区。
然而,随着美国、南非和南美开始对泰国轮胎实施“双反”模式(美国已经对泰国生产的乘用车轮胎和卡车轮胎进行了双反调查),中国轮胎企业在这里的出口价格优势逐渐减弱。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中国轮胎企业在过去两年开始布局多个海外基地的原因。目前,东南亚的柬埔寨和印尼已经成为许多轮胎企业第二大海外基地选址参考。
03 柬埔寨 中国的生产能力爆发
2021年,在美国对泰国和越南的乘用车轮胎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后,许多轮胎企业开始布局邻国以拓宽出口路线。其中,由于柬埔寨在欧洲和美国的市场份额较低,而且欧洲和美国尚未对其征收关税(至少在2025年前,美国轮胎市场对柬埔寨没有关税),柬埔寨成为许多轮胎企业出口欧洲和美国市场的另一个“黄金首选”。目前,柬埔寨聚集了包括赛轮、正新、双星、富马、万力和顶尖轮胎在内的6家轮胎企业的8个项目,总生产能力超过6000万条(其中5450万条为半钢轮胎生产能力)。
而从布局到实现这些生产能力仅用了2年多的时间。选择柬埔寨,一方面,柬埔寨也有天然橡胶种植产业,在原材料供应上具有一定优势;另一方面,这里之前没有轮胎行业,轮胎出口在这里免于关税的烦恼。预计到2024年,轮胎对美国的出口将显著增加。
从2023年开始,柬埔寨开始进入美国轮胎进口的前十大来源国。2024年,来自柬埔寨的美国乘用车轮胎、轻型卡车轮胎和卡车轮胎的进口量分别同比增长67%、101.7%和16倍,进口量分别为892.76万、375.92万和118.83万条轮胎。柬埔寨甚至卖出了比中国卖给美国的卡车轮胎多出20多万条。
然而,快速的出口增长率是否会吸引欧洲和美国市场的关注仍需质疑。然而,目前由于柬埔寨只有中国的轮胎公司,其整体生产能力并不是特别“突出”,所以其“跳板”作用在短期内仍将显著。
04 印尼在巨头之后的生产能力
与柬埔寨不同,目前中国在印尼的生产能力布局非常有趣。似乎只有领先的轮胎公司在考虑在印尼建立产能。然而,必须提到的是,印尼一直是欧美巨头在东南亚的主要生产能力布局之一。
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倍耐力、住友橡胶和吉利轮胎这五大外资巨头已经在这里布局了他们的生产能力。正新橡胶和建大轮胎也是第一家在这里布局两轮轮胎生产能力的中国轮胎公司。在中策橡胶和赛轮轮胎决定建厂之前,印尼的年轮胎生产能力就已超过6000万条。这里的许多轮胎工厂都有大约50年的历史。可以说,这并不是一个具有关税优势的“出口跳板”。
然而,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无疑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随着天然橡胶供应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汽车批发和零售量的增加,中国的轮胎企业在这里不仅有更多的出口机会,还有更多参与汽车配套的机会。2024年,印度尼西亚的乘用车轮胎出口达到1329万条,使其成为美国乘用车轮胎的第四大进口来源,其单条轮胎价格不低,每条轮胎接近400元。
从这里向欧洲和美国出口轮胎预计将进一步带来更高的利润和更高的价格。然而,由于近年来非法组织在印度尼西亚工业园区的暴力干扰,许多预算有限的轮胎公司对在这里投资非常谨慎。
05 越南投资的新轨道
实际上,越南是中国轮胎企业在海外挖掘的第一铲土,但由于越南近年来也遭遇了来自美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目前在这里的产能投资热情明显弱于柬埔寨。
然而,这里的投资并不是静态的。金宇轮胎和贵州轮胎在其越南基地的帮助下都进入了乘用车轮胎领域。到2025年,越南将有2100万条半钢轮胎下线,其中金宇和贵州占900万。此外,韩国轮胎公司也开始在越南扩大生产。到2024年,越南向美国出口的半钢轮胎达到1552.46万条。在金宇轮胎、贵州轮胎和韩国轮胎公司的支持下,越南对美国的出口将增加多少?是否有可能超过墨西哥,成为美国乘用车轮胎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并凭借其价格优势?
06 中国的海外轮胎模式席卷全球
尽管中国轮胎公司正在避免使用“高质量和价格比”这个术语,但从轮胎销售数据和外国投资者对市场份额被侵蚀的担忧来看,也许“低价格”并不是一件坏事。正如住友橡胶在决定关闭其在美国唯一的工厂并将生产能力转移到泰国时所说的:“即使未来我们必须面临高额的反倾销和补贴税,与美国国内工厂的运营成本相比,在泰国生产出口轮胎是有利可图的。”受到全球高通胀率导致消费降级的影响,外国投资者似乎正在考虑“模仿”中国的海外工厂建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