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公司命运的转折点:五个关键决策的完整分析
天然橡胶的价格已下跌4000元每吨,但轮胎的价格将继续上涨;在2025年4月17日,原油价格低于每桶65美元,同比下降23%,但轮胎的价格将继续上涨;无论成本发生什么变化,轮胎公司决心提价!
成本降低和价格上涨,轮胎公司不再妥协
在2025年4月,中国轮胎市场迎来了至少7个涨价通知。保守估计显示,主流品牌每条轮胎的平均价格将上涨20到30元。经销商采购货物时,一柜卡车轮胎的成本将至少增加10000元。
这仍然是在国内价格上涨3%的情况下的成本增加。如果轮胎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涨价幅度为10%到30%,那么海外轮胎业务一柜卡车轮胎的成本将至少增加50000元。轮胎经销商即将把原材料价格清单张贴在轮胎厂的面前,但轮胎厂毫无动容,继续涨价。为什么?为了利润。即便这次中国轮胎公司的涨价也是为了保护利润——销量已经在下降,如果不涨价以维持基本利润率,轮胎公司只能等待亏损。中国轮胎公司也陷入了一个困境,无法再依赖“薄利多销”来维持正常运营。因为他们不仅无法在国内完成销售任务,海外市场也不再是生命线。
在2025年,245%的关税直接切断了中国轮胎公司从国内轮胎工厂向美国出口卡车轮胎的道路。2025年1月15日,欧盟决定继续对中国卡车轮胎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反倾销税高达每个轮胎35.75欧元(297元),反补贴税从每个轮胎3.75欧元到57.28欧元(475元),这也对中国卡车轮胎的出口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实际上,在美国实施245%关税之前,中国卡车轮胎的市场份额已经下降到4.94%;欧盟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64%下降到2023年的14.5%。
在更高的压力关税下,出口到欧美市场的中国本地工厂的销售量可能进一步下降。无法卖出更多,轮胎工厂只能依靠涨价来维持“生存状态”。因此,即使原材料价格一直在下降,中外轮胎公司为了盈利也集体涨价以求生存。然而,涨价的结果往往是销售量的下降——毕竟,中国市场上并不缺乏低价轮胎,且性能也不太好,所以先将就一下——别忘了,很多中国轮胎公司最初就是这样发展的。根据最近的数据,许多轮胎工厂和经销商遇到了“史诗级”的销售困难。
在45天内卖出一条轮胎,轮胎仓库已经不堪重负
到2025年4月,国内半钢轮胎的库存周转天数已经飙升至超过45天,而去年同期,一条半钢轮胎从存储到交付不到29天。全钢轮胎的库存已经持续下降了三年——销售一条卡车轮胎至少需要41天。
无论是涨价还是降价,国产轮胎都不好卖。
然而,轮胎公司对半钢轮胎销量不佳感到非常惊讶。毕竟,过去两年见证了中国乘用车轮胎的蓬勃发展,正是新一轮新能源乘用车轮胎更替周期的时机。怎么可能卖得不好呢?
一些批发商报告称,今年二月底刚结束时,仍然有一笔卖出200条轮胎的订单,但不到两个月,仓库里的轮胎就卖不出去。卡车轮胎自2023年5月以来也持续呈下降趋势。"2023年将至少有四个月的好日子来帮助销售增长。2024年,全年销售没有增长,但也没有大幅下降。
但今年,至少到目前为止,情况仍然不太好。"去年的上半年,至少还有为自卸卡车更换轮胎的业务,这让我有了一些希望。今年,我真的没有希望。我只希望销售不会下滑。"在极为重要的卡车轮胎更换市场中,港口运输业务受到245%关税和取消对800美元小包裹的美国免税政策的双重影响,使得许多外贸公司不敢接单,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运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同时,欧洲市场需求的持续疲软以及供应链转移对欧美市场的影响进一步影响了港口运输业务。以主要服务于欧美航线的盐田港等港口的吞吐压力传递到了运输市场。
半钢轮胎业务急剧恶化,全钢轮胎业务依然混乱不堪。到2025年,无论销售什么轮胎,门店的情况都同样艰难。低迷的门店业务也逐层蔓延至经销商和轮胎工厂。由于无人下单,到了四月中旬,许多轮胎公司已经宣布工厂将在5月1日停产放假。
轮胎工厂放假,库存被拍卖,随之而来的是一波破产潮。
最新的运营率数据显示,半钢轮胎的运营率连续五周下降,从三月中旬的近85%降至四月中旬的74.39%。一般来说,70%的运营率勉强能够维持轮胎工厂的利润。在经历了近两年的高运营率后,2025年三月,半钢轮胎的生产线也急剧转向亏损。
全钢轮胎的运营率在经销商会议经历了囤货潮后再次平稳,运营率仅从接近利润点的70%降至约66%。在如此运营率下,卡车轮胎难以平衡开支——这也是近年来许多以卡车轮胎为生的轮胎公司开始涉足轿车轮胎业务的原因。
22.5英寸卡车轮胎即使售价600元也可能没有生意。如果不增加更多的业务,工厂真的会没有工作可做。然而,轮胎公司仍然可以通过增加产品来竞争销售,但经销商怎么办?上游轮胎工厂面临价格压力,下游则有库存爆炸的压力。用贷款购买轮胎的债务在当前市场上真的很难偿还。许多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已经上了拍卖网站。当然,拍卖的不仅仅是经销商,还有轮胎工厂;如果轮胎工厂因为没有订单继续放假停工,我担心在这个拍卖名单上的轮胎工厂数量也会大幅上升。
在忙于扩产的同时担忧销售,产能竞争持续
但令人惊讶的是,订单越少,轮胎公司扩产的热情反而越高。PCR和TBR的生产能力仍在扩张。
到2026年,至少有2.5亿条轮胎(2.1亿条半钢轮胎和4300万条全钢轮胎)将从海外生产能力流入全球轮胎更换市场,而中国国内轮胎生产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12亿条,甚至不排除超过13亿条的可能性。即使在2025年库存过剩和需求下降,中国轮胎公司也没有放弃扩张计划——“吨位决定地位”已完全融入中国轮胎公司的基因。许多轮胎老板的商业理念现在与20年前基本相同。“先生产,再考虑如何销售。” “别人能有销售,为什么我就不能有销售?我无法与领先轮胎公司的品牌实力竞争,但我可以与不知名品牌进行价格战。最终的结果就是制造轮胎。
" 在2025年,轮胎公司将咬紧牙关进入 "炼狱模式"
这也呼应了为什么半钢轮胎的开工率在今年三月后开始下降,数千万的新生产能力被投入市场,轮胎供应饱和。每家轮胎厂都艰难度日 - 卡车轮胎市场的噩梦再次上演。外资轮胎公司,领先的轮胎公司 "处于危险之中"。涨价,在中小企业的 "以价换量"战略中,销售被挤压似乎已成定局;如果不涨价,轮胎利润保留空间面临风险;这一切是否都依赖于海外生产能力?在日益升级的关税封锁中,海外生产能力不再是轮胎公司的安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