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轮胎公司竞争力排名发布
截至2025年4月30日,主板上市轮胎公司披露了2024年的财务数据。如果仅计算轮胎业务的销售,轮胎公司在2024年的表现并不如预期。包括领先的外资轮胎公司在内的21家轮胎公司的总销售额与2023年相比下降了5.66%,总收入约为9666亿元人民币。
外资轮胎销售的下降是今年总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许多外资轮胎公司在财务报告中指出,高质量且性价比高的亚洲轮胎对其销售产生了强烈影响。这真的造成了影响吗?是的,中国轮胎的海外销售创下了新纪录,销售额比2023年多出110亿元。这也导致2024年中国轮胎公司的收入出现了“巨大激增”!
破纪录,许多轮胎公司的收入飙升
在2024年,中国轮胎公司的销售业绩延续了2023年的强劲表现。11家中国主板上市轮胎公司的总收入达到1623.91亿元,同比增长12.10%。
六家上市轮胎公司进入了百亿俱乐部,贵州轮胎完成了100亿销售的关键跃升。赛轮轮胎的销售额超过了300亿元,达到了318.02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42%。中策橡胶以近400亿元的销售额保持了中国轮胎销售的第一位。
与此同时,山东轮胎公司的排名也因2024年的销售而发生了变化——普林程山以109.74亿元的销售额进入了山东轮胎前三名。
得益于2023年至2024年间中国轮胎公司新生产能力的释放,披露2024年销售额的上市轮胎公司总收入的增长基本与总销售增长率相同。
近年来,为了抓住全球轮胎市场“外资品牌替代”浪潮下的销售机会,中国轮胎公司不断增加其全球生产能力供应。在两年内增长超过1亿的生产能力,有效帮助中国轮胎公司向全球用户提供高性能、高质量的轮胎产品,并帮助中国轮胎公司提高市场扩展能力。
2024年,上市中国轮胎公司的轮胎产量增长近17%,而中国轮胎产品的销售(10家上市轮胎公司)增长了13.67%。其中,海外市场对上市轮胎公司销售的贡献高达43.99%。
专注于海外市场,净利润增长超过收入
可以说,2024年中国轮胎公司创纪录的高销售额的重要支撑之一就是海外市场。2024年上市中国轮胎公司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额达到了71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4%。7家轮胎公司的海外销售增长超过10%。
通用、贵州和赛轮轮胎公司的海外销售增长最快,分别超过54%、25%和23%。全球化战略是轮胎公司在2024年实现海外市场收入高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帮助轮胎公司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提高风险抵御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帮助轮胎公司提升其在海外市场本地化运营的服务能力。
当然,海外市场的销售不仅为中国轮胎公司带来了更高的销售额,也为轮胎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利润贡献。在2024年,中国上市轮胎公司的净利润超过了162亿元,较2023年增长了20.9%,这一增速超过了收入的增长率。海外市场超过20%的毛利率已成为中国轮胎盈利能力的重要支撑。
如果在一些轮胎公司中,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销售仍然相等(一些轮胎公司国内销售的比例更高);但翻看利润,海外市场的利润至少占70%。与同规模的国内工厂相比,即使国内工厂销售更多单价更高的卡车轮胎,经过计算(毛)利润后会发现,海外工厂的利润是国内工厂的4倍以上——国内工厂销售卡车轮胎的利润不到15元,而海外工厂销售汽车轮胎的利润可以达到50元。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轮胎公司近年来开始尝试在更多地方扩大生产能力。北美、欧洲、非洲,甚至南美目前都有轮胎公司部署生产能力;即使在中国海外工厂集中的东南亚,中策橡胶和赛轮轮胎在印尼开设了新的生产基地,而普林克斯成山也开始探索马来西亚的生产能力潜力。2024年最令人兴奋的海外工厂是玲珑在塞尔维亚的工厂。工厂的正式投产和进一步扩张标志着中国轮胎公司在欧洲市场真正“本土化运营”的开始。
与海外产能相关的另一条重要消息是,贵州在其海外基地扩大了乘用车轮胎的生产能力。到2024年,贵州轮胎在越南的生产基地布局了600万个半钢子午线轮胎的生产线,并计划在2025年内投入生产。这是贵州轮胎近70年历史上首次进入乘用车轮胎竞争。随着产品矩阵的丰富,预计贵州轮胎将在2025年实现海外市场的新销售突破。
从各轮胎公司的利润表现来看,盛瑞已以21.86亿元的净利润跻身上市轮胎公司的第三位。在2024年,盛瑞在海外轮胎市场订单短缺和国内高端轮胎市场份额持续突破的情况下,实现了近60%的高利润增长。它是2024年中国轮胎公司中利润增长最大的轮胎公司。同时,盛瑞还在2024年发布了其海外工厂的全钢轮胎生产能力,实现了916,400条全钢轮胎的销售突破,并通过丰富产品组合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双重增长。
到2024年底,盛瑞的摩洛哥工厂将投产,这将为盛瑞在欧洲市场的销售扩张带来更强的动力。
2025年的一个良好开端
然而,尽管海外市场带来了高收入和高利润,但也给轮胎公司带来了相当大的风险。2025年4月,美国对全球进口征收的互惠关税在一定程度上警告了中国轮胎公司,它们高度依赖海外市场。尽管美国市场占许多轮胎公司收入的比例不足1%,但中国轮胎公司对海外市场利润的高度依赖也使得关税危机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在它们的头上——我不知道某一天会突然有什么风险袭击中国轮胎公司。
当然,原材料价格对中国轮胎行业的影响与关税相同。在2025年第一季度,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许多轮胎公司的利润显著下降。在2025年第一季度,六家上市轮胎公司的收入达到了230.57亿元。尽管增长了8.29%,但一些公司的销售额相比去年下降了超过5%;净利润降至20.76亿元,同比下降21%。
原材料价格的激增是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然而,在行业整体压力的背景下,赛轮轮胎在第一季度继续保持高质量的发展趋势,成为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增长的轮胎公司。
在外资轮胎公司中,米其林披露了相关数据,销售仍在下降。然而,米其林表示,随着汽车市场逐渐恢复活力,轮胎行业也将逐渐缓解压力。这个说法是否属实,我们拭目以待。